古代如何养狗?

程祝印程祝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时期的犬,大多是以拴养的方式生活的,这从上述的“狗窦”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而且拴狗也是古代主流的养狗方式,《诗经·周南·樛木》中就有“南有喬木,不可休thought。”之句,这里的“thought”也是“栓狗”之意。同时,这也决定了家犬不能也没有机会远行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运动。而且受《礼记》影响,狗不随同主人乘车外出也是那时的风尚。

饮食方面,《礼记·少仪》有云:“濡肉为濡,干肉为脯,炙肉为炙”。郑玄曰:“此皆养狗之常食”。另外,有学者还提出,《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的“一脯脩再剪”,此“脯脩”指切成条状的熟干鱼,是古代以养狗为主要目的而设置的祭品。除了肉类或鱼类产品外,狗也会被投喂一些残羹冷炙。汉代刘熙的《释名·释饮食》记载:“啜,摚也。倾馀汁投著饭中而食之也。”这种将饭和着残汤或菜吃的做法是古代饮食史的阶段性产物,并不能满足人的营养需求。人尚且要“夜卧击齿三百下”(《养生论》)来消化吸收这种食物,犬类作为非杂食动物,更需要经常进行“夜卧击齿”了。

在疾病护理方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养,养子也。老可养也。从食从丂。”徐锴曰:“可养,谓侍疾也,故养病为丂病。”对于“病犬”,人们通常采用“丂病”之法,如烧热的醋鸡蛋壳(内含生石灰)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患犬体温。此外,给犬喂食羊肉、狗骨头,让犬食用有御冷功效的中药或蘸着狗油吃干馒头等也是古代护理“病犬”的常用方法。

当然,先秦时期的狗,也并非没有任何自由。《仪礼·丧葬礼》记载了丧礼中主人“出,请妇子入。三号而出犬。祝出门右,西面。主人出,北面。妇子从主人后,西面。小臣彻筮席,踊。小臣执烛,妇子灭之。彻帷。从者散,卒散,出,掩扉。从者即位于门外。主人反位于其西,袒。妇子反位。袒,即位于其后”,就是说当主人在丧堂尽孝期间,会“三号而出犬”以让狗进入家中为其护院。不过,当“卒散,出,掩扉”时,狗又必须回到“狗窦”中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