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尾巴耷下来是什么问题?
狗的尾部,在犬生理学上称为尾端部,是脊椎动物中,唯狗的尾端呈“分叉形”,其构造和功能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尾端部明显不同。 尾端部的皮肤由尾肌、尾脂腺和尾椎骨构成。尾椎骨包括最后一个腰椎的全部及第1、2骶椎的全部(图3)。尾椎骨的关节面相互融合,形成一完整的柱状体;尾椎骨的下端与尾肌和尾脂腺相连。尾椎骨的上端借尾缝互相分开,尾缝两侧有翼状板,翼状板的前缘较锐利,后缘略圆钝,故尾缝又分为前、后两个腔隙。尾端部的皮肤包被于尾毛的外侧,仅在前肢基部与腹部之间无尾毛,皮肤暴露。
正常情况下,当狗处于安静或休息状态时,尾端部下垂,尾毛自然散开,尾尖翘起,尾端部的皮肤紧贴尾毛下垂(图4a)。当狗兴奋或被激怒而准备行动时,尾端部逐渐抬起,尾尖翘起并向上卷曲至背中部,尾端部的皮肤皱褶变深,呈波纹状,尾根部的肌肉变得僵硬有力,整个尾端部呈现出紧张状态(图4b)。这种形态的尾端部被称为卷曲式尾端部(curled terminal tail.ct) 当狗进入警戒或恐惧状态时,尾端部的皮肤皱褶加深而且尾尖向一侧平伸,同时整个尾端部向内收缩,尾端部的关节活动度增大,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尾尖运动——摆动(Wag)。此时,无论狗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尾尖都会左右摇摆,频率一般在2~5次/s。有时,狗处在警惕状态时也会呈现半收缩式的尾端部形态特征,即尾尖不向外伸展,但尾端的关节活动度和皮肤皱褶深度都与上述描述的卷曲性尾端部一致,此时也常常出现摆动动作[6]。
从对狗尾端部的观察发现,尽管不同的品种以及同一品种的个体,在兴奋、恐惧等情绪刺激下所产生的尾端部形态特征基本相似,但在平静状态下所呈现出的尾端部形态差异却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尾端部的皮肤结构及其与尾毛的关系所致。当狗处于静息状态时,尾端部皮肤松弛,尾毛自然散开,尾尖端下垂且尾尖翘起,尾端部的褶皱很浅,尾尖处的皮肤几乎与尾毛紧密接触,此时的尾端部外形为圆柱形。但当狗处于兴奋或恐惧状态时,尾端部的皮肤因受到来自尾脂腺的挤压而收缩,从而使尾端部的皮肤与尾毛分离,造成尾端部的褶皱增厚,尾毛分散开来,尾尖处皮肤与尾毛的距离加大因而使尾尖易于翘起。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不同犬种的尾端部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别。
1.尾尖的运动:在兴奋或警惕状态下,当狗的尾尖开始摆动时,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的来回摆动的趋势,而忽视了它每次运动的幅度总是很小,而且摆动一次之后就会停止一段时间再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的事实(参见本实验结果讨论部分)。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狗的尾尖每次摆动距离在0.1cm以下者占82%以上,0.1 cm~l cm范围内者为17%,大于l cm 的极少见。因此,可以认为狗的尾尖摆动是一种非节律性运动。关于狗在兴奋或警惕状态下出现的这种情况尚未见到相关报道,笔者推测这种现象可能属于条件反射范畴,即狗的尾尖一旦摆出某一特定的角度,就必然会得到某种奖赏物或避免某种惩罚措施的实施。因此,只要训练人员反复强化这种条件反射,狗就会在受到相应情绪刺激时频繁地出现此种行为。
二、应激反应: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刺激因素影响时所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应激源(Stressor )就是能够引起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刺激物。当外界的刺激作用于动物时使其感到威胁或伤害,从而激起机体的防御反应,这个过程即为应激反应。一般来说,应激源可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大类。前者指刺激本身具有强烈的适应性意义,如物理刺激中的过冷过热、强光弱光、剧痛等,化学刺激中的有毒物质、药物及食物过敏原等;后者则是指在应激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效应的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神经激素。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某些事物会引起狗的紧张甚至惊恐反应。例如:陌生人突然出现在面前会致使犬只吠叫甚至攻击对方;在户外遇到同种犬群会争斗不休;在拥挤的人群里会被吓住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典型的应激反应。至于何种程度的刺激才能引起应激反应尚缺乏明确的研究结论。根据笔者的初步调查和试验证明,当犬受到上述情况之一的影响时,不仅会出现警觉、不安乃至惊恐的行为,还会表现出呼吸加快、心率加快、唾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等现象。